争做“四有教师”,潜心立德树人——2019年海口市城西中学区域化集群式师德师风培训

争做“四有教师”,潜心立德树人

——2019年海口市城西中学区域化集群式师德师风培训



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徳底线,引导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2019年6月20日,我校组织开展了2019年海口市城西中学区域化集群式师德师风培训,带领参与本次培训的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学习。

      本次参与培训的与会人员分别是:原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西南大学著名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打造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易连云教授,海口市城西中学党支委书记陈日果校长,海口市城西中学全体教师,海口市第八中学,龙泉中学以及屯昌县教师。

本次师德师风培训由海口市城西中学党群办陈可夫主任担任本次培训会的主持人。

培训会第一项议程:由海口市城西中学党支委书记陈日果校长致开幕词。

陈校长首先强调了本次培训会的会议纪律。并说道本次师德师风培训主要是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开展。那么什么是四有教师呢?四有教师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陈校长还说道海口市城西中学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围绕着三观文化打造:即责任观,荣誉感以及师德观。

培训会议程第二项:由海南师范大学易连云教授作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易教授本次主讲的内容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师德师风建设。易教授围绕五个思考点进行本次精彩的师德师风专题讲座。

思考一:为什么要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全球化背景下的师德师风建设危机?

易教授引用小故事,说道当代社会对教师期待度高以及教师从业遇到的各种困扰从而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因此,需要不断的强调师德师风建设,以不断增强教师对师德师风的认识,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汲取知识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师德师风的建设和要求与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以及时代的变化息息相关。

思考二:何谓师德?
那么究竟何为师德?易教授旁征博引,分别引用了韩愈,老子和孔子的话,解释了何为师德。师德就是传道,孔子曾说过“道不远人(仁)”,并且分别呈现了道徳二字的演变历程和解释所蕴含的寓意。

思考三:师德建设的目标?

师德建设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做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思考四:师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思考五:师德建设的操作手段 易教授讲解到师德建设的手段多样。不仅要求教师要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而且教师需要遵循天理,控制人欲。

听了易教授这场基于传统文化的师德师风建设讲座,犹如饕餮盛宴。易教授在讲座中不仅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把哲学与教育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并且用平实,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解教师之道。这值得人深思、警醒,品味。通过此次师德师风的培训学习,使教师们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同时也深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徳为师。